在临床中,判断病人是不是存在腹水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1. 问诊:知道病史是初步判断的要紧步骤。假如病人有肝硬化、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等疾病的历史,那样出现腹水的可能性较大。
2. 视诊:察看腹部外形是不是膨隆,正常状况下人体的腹部平坦或微微前凸,当很多积液时腹部会显著增大,并且站立位时下腹部愈加突出,形成蛙状腹。
3. 触诊:轻叩腹部可以感觉到波动感(水波震颤),这是因为液体在空腔内移动所致。除此之外,在进行深部触诊时或许会发现肝脏、脾脏等器官肿大与压痛等症状。
4. 叩诊:正常腹部主如果鼓音,而当存在很多腹水时,腹部叩诊会出现浊音区,并且伴随体位改变其地方也会相应变化(移动性浊音)。具体操作办法为病人取仰卧位,大夫先在脐周两侧叩得鼓音后,再让病人侧卧或坐起,若原先的鼓音区变为浊音,则提示有腹水存在。
5. 听诊:虽然听诊对诊断腹水帮助不大,但有时可以在很多腹水中听到类似肠鸣音减弱的现象。
6. 辅助检查:当临床表现不典型时,可通过超声波、CT等影像学方法进一步确认。必要时还可以进行腹腔穿刺抽取少量液体做化验剖析以明确病因和性质。
以上就是判断腹水存在的一些基本办法,在实质操作中需要结合病人的具体状况综合考虑。
相关文章推荐